預防骨鬆、儲存骨本 - 從日常生活做起
台灣50歲以上族群,鈣及維生素D攝取量不足!
根據國健署2013~2015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,台灣中老年人飲食中的鈣及維生素D攝取量普遍不足。
鈣質攝取建議: 骨鬆學會建議中老年人每日攝取1,200毫克的鈣質,但國人飲食平均攝取量只有約500~600毫克,僅占建議量的50%,因此需額外補充。
維生素D攝取建議: 骨鬆學會建議中老年人每日攝取800IU的維生素D,而國人飲食平均攝取量只有約300~400IU,僅占建議量的50%,因此也需額外補充。
骨鬆+肌少症=老人臥床主因
骨頭的基本單位為磷酸鈣,而維生素D可幫助小腸吸收鈣磷,體內鈣不足易造成骨質疏鬆,維生素D不足則易導致肌少症,並且可能造成鈣質無法完全吸收。有肌少症者,骨鬆風險可能增加9倍以上,而骨鬆者相對易有肌少症。肌少症及骨鬆常見於老年人且會增加跌倒風險,進而造成骨折,讓老年生活品質大幅下降。
專業營養師建議
寶齡富錦資深營養師小魚(張議云)提醒,保持骨骼健康必須從日常生活做起,並超前佈署在黃金吸收期(30-45歲)開始儲存骨本,立即跟著小魚營養師養成固力6撇步,不只能預防骨鬆疾病的發生,也可以提升整體健康指數。
小魚營養師溫馨叮嚀:
女性在停經後因女性荷爾蒙下降,加上台灣女性大多不愛曬太陽而造成體內維生素D缺乏,骨質疏鬆症的風險更是提升,因此除了健康的生活習慣、均衡的營養攝取,也建議適時的額外補充鈣片及維生素D哦!